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取得成效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推行“双轮”、“双驱”“双主体联动”的新型“本科生学术导师制”,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这也是我院近年来学生工作的特色做法之一,近两年已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

  第一、虎年新春第一天,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李树聪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ungsten》(《钨》)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 of high-pressure technology in explo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entropy alloys”(“高压技术在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的综述文章,我校王庆林副教授、刘才龙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聊城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该论文对近年来高压技术在探索和改善高熵合金(HEAs)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压扭转对HEAs硬度、超塑性、延展性和强度的结合及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高压力学性能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对未来结合极端条件开展高熵合金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响应及压力诱导的微观结构优化等进行了展望。

  第二、2021年8月份,我院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葛佩云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光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Optik》(《光学》)发表题为”A Low-complexity OSNR monitoring scheme based on amplitude variance analysis”(“一种基于幅度方差分析的低复杂度光信噪比监测方案”)的研究论文,我校许恒迎教授、白成林教授为通讯作者,聊城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该论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幅度方差分析的光信噪比检测方案,仿真与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将光信噪比检测误差控制在0.5dB以内的同时,保证了较低的运算复杂度,此外其对色散、偏振模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有着较高的容忍度。

  据悉,在许恒迎教授及白成林教授的联合指导下,葛佩云同学于2020年在光通信领域著名国际会议-亚洲通信与光子学学会(ACP)上以第一作者发表EI收录论文1篇,并以海报形式展示成果。此外,还以合作作者身份在光通信领域知名期刊《Optics Communications》(《光通信》)、《Applied Optics》(《应用光学》)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目前,该生以通信工程专业测评第一的身份,已被推免至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理工学院历来重视本科生教育。从2021年起,学院试行将本科生科研当作本科课程内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这方面工作的好坏当作吸引本科生招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所取得的成果是对学院前期工作的肯定,有望为学院和学校进一步推进本科生“科研启蒙”工作提供实践性的依据。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0402621013772?via%3Dihub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864-021-00132-3